近日,全球平均气温接连刷新最高纪录,世界多地遭遇极端高温,令工农业生产、经济活动和公共健康受到严重冲击。专家表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叠加中等以上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可能导致高温等极端天气频次更多、范围更广、强度更强,这将对全球各国经济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资料图)
或致数万亿美元损失
入夏以来,亚洲、欧洲、北美等地持续经历高温肆虐,全球各地特别是北半球气温不断刷新纪录。世界气象组织公布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今年7月初是地球有纪录以来最热的一周。高温引发的极端天气及相关灾害在全球多地显现,造成不同程度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欧洲多国遭遇热浪侵袭。挪威、瑞典、丹麦、芬兰等地发生小规模野火,法国部分地区还出现森林火灾,不少国家的地下水低于正常水位。欧洲环境署表示,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热浪、洪灾、干旱等极端天气灾害频发或成欧洲夏季“新常态”。
北美洲也深受极端天气困扰。美国多州近期持续高温,约1.1亿美国人受到恶劣天气影响。美国紧急事务管理部门预测,热浪或将在南部引发暴雨、狂风、龙卷风等恶劣天气。加拿大则持续受野火影响,今年成为其进入21世纪以来野火火情最严峻的年份。
在亚洲,印度大片地区持续遭受极端热浪的侵袭,因热浪死亡人数不断增加。巴基斯坦东部城市拉合尔出现30年来破纪录的降雨量,引发了大范围的洪水。孟加拉国一方面遭受创纪录洪灾,数百万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另一些地区则出现干旱。
世界其他地区也在承受极端天气的威胁。在非洲东南部的马拉维,热带气旋引发的洪水和泥石流造成1000多人死亡,66万人流离失所。南美洲的乌拉圭正在经历44年来最严重的干旱。
在极端高温及其引发的天气灾害影响下,多国经济受到冲击。例如,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过热的天气每年给美国经济造成1000亿美元的损失。路透社援引环保组织发布的气候透明度报告称,到2050年,印度的极端高温最终可能导致“户外工作能力”下降15%,降低多达4.8亿人的生活质量,并使GDP损失2.8%。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科学》杂志上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称,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在全球范围内造成极端天气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引发大规模洪水、干旱、野火等,造成农作物死亡、热带疾病激增和鱼类种群数量骤降等,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在未来五年给全球经济造成3万亿美元的损失。鉴于气候变化可能会加剧厄尔尼诺现象的频率和强度,即使各国兑现减少碳排放的承诺,到21世纪末,全球经济损失也将达到84万亿美元,并且这种影响将给低收入国家带来最大负担。
多领域经济活动受影响
在极端高温的影响下,从粮食生产到工业制造,从能源保障到交通运输,全球各国多个行业和领域的经济活动均受到冲击,负面影响沿着供应链和生产线上下传导,并在各经济体中转移,令全球经济承压。
今年以来,多个粮食生产大国因极端高温干旱天气而造成粮食减产。澳大利亚农业及资源经济和科学局预测,澳大利亚小麦产量可能从创纪录的水平下降34%至2620万吨,大麦产量将下降30%至990万吨。在西班牙,60%的农业地区超过350万公顷的农作物由于极端干旱遭受“不可逆转的损失”。粮食减产和品质下降还可能导致粮食价格上涨,进而给全球高通胀“火上浇油”。
受极端高温影响,多国出现电力、水资源等能源供应不足问题。不少国家用电需求激增,大规模停电现象频发。美国南部地区遭受热浪炙烤,用电峰值需求突破历史纪录,北美电力可靠性公司报告称,酷热天气带来的高电力需求可能会导致全美三分之二的地区出现停电。在墨西哥部分地区,空调过度使用加大了供电压力,墨西哥国家电力部门已报告多起系统故障。此外,干旱加剧了欧洲能源供应短缺。法国三分之二的地下水水位低于正常水位,葡萄牙和挪威的一些水库几近干涸。
与此同时,建筑业、制造业等行业面临生产成本上升、劳动力安全等方面挑战。除能源短缺问题外,高温还导致劳动者生产力下降,拖缓基建、房地产等建筑施工。例如,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实施极端高温下户外工作禁令。
极端高温还对贸易运输、旅游业等造成负面影响。高温带来的干旱大幅度降低了水位,水路运输受到极大限制。欧洲运输贸易大动脉莱茵河今夏水位降至低位;巴拿马运河管理局今年以来连续5次下调船舶吃水深度,限制通过船只的载重量。一些欧洲城市发布高温预警,关闭部分旅游景点,以减少民众户外活动。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大范围热浪导致欧洲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夏季之一,干旱对农业和旅游业造成重创。
加快气候行动势在必行
随着全球高温持续发展,极端天气灾害日益普遍和严重,这突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
世界气象组织日前宣布,热带太平洋七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条件,这可能导致全球气温飙升、破坏性天气和气候模式的出现。预计今后全球大部分地区气温将进一步升高,可能在5年内出现创纪录高温,各国政府应做好应对相关气候事件的准备。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彼得里·塔拉斯说,宣布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是向世界各国政府发出信号”,应尽快动员并提前准备,降低这一现象对民众健康、生态系统和各国经济造成的影响。
为应对气候挑战,减排已成为国际社会一个焦点议题。今年4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报告,呼吁各国采取深入、快速和持续的碳减排行动,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此前也呼吁国际社会加快气候行动,同时敦促各国政府在保护环境方面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此外,他表示还应大规模扩大对适应和恢复能力的投资,尤其是对造成气候危机责任最小的最脆弱国家和社区的投资。
气象学家表示,全球气候变暖是极端天气现象发生频率增加的重要推手。各国须为应对更频繁、更强烈的气候灾难做好准备;同时应加强国际合作,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完善极端天气预警机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全球多地将迎厄尔尼诺“大烤” 如何应对、影响几何?
中等强度厄尔尼诺将至 各方需提早应对风险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3 京津冀生活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22245号-12 联系邮箱:434 922 62 @qq.com